以後我在美國開餐館,這就是招牌菜
看我打出那樣的標題我都快笑出來了。
今天去超市買了25元的食物:冷凍菠菜、肉、番茄罐頭、義大利麵、麵包、豆子。小綠眼和我一直在努力建立健康的飲食、低鈉,我們盡量食用新鮮的食材,而我努力避開白麵粉、加工食物、白糖等精緻食物。新鮮菠菜真的很貴,貴到一包大概兩塊。天殺的,一包很小哩,大概幾百克吧!番茄罐頭是無添加鹽的番茄醬(不是吃薯條的那種),煮義大利麵要用。自己打番茄太貴又太麻煩了。豆子是因為那樣比較green,哈哈,愛地球運動。那為什麼要買肉呢?因為等下要去修車那邊,修車的JR喜歡左宗棠雞和beef and brocolli (美國人最愛的中國菜,青花椰菜炒牛肉),我之前答應要帶中國菜去給他,而且等下有求於他。汽車要去驗什麼排氣鬼的,我覺得我家的爛車大概會不過,也搞不清楚要求是什麼,所以先去問清楚。
我推著車在火星超市買菜時,心中有點淡淡的憂愁。其實我不覺辛酸或是人生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我只是覺得,到底是我們太省,還是我們太窮?是我太逞強不想用家裡那麼多錢,還是我太遜拿不到全額助學金。為什麼我周遭的台灣人都開好車,住好屋,桌上的菜取決於想吃什麼不是特價什麼。理工科或博士班的在實驗室會有獎學金,霍普金斯醫學院內博士生的一年stipend是27000,他們很優秀,沒什麼好說的。但是還有很多人不是拿stipend的…我的apartment是便宜到一個極致,我會為了網路公司overcharge 的20 cents打0800電話去要回來。更不要說有次電費帳單沒寄到,所以被罰錢,那次在電話中跟客服講了20分鐘(但是先等20分鐘)。可是我的朋友可以接受一個月交三百元的電費而不覺得「我一定要去搞清楚為什麼我的電費破天荒的貴」。他們只不過是3個大人,而且暖氣還壞掉。我爸媽電費70元都很心疼的開,他們都快冷死了。
我站在10包10元的義大利麵前,看著不同種類的麵,心裡盤算著我到底要不要一次買十盒。等到我決定要買十盒,每種都拿兩盒後,又突然覺得那些是白麵粉。那些不夠健康。我應該要買全麥的。我不應該省錢。我應該要容許自己多花36 cents 買全麥的。然後我把麵全部都在放回架上,再拿了三盒最便宜的全麥義大利麵。
Why?
離開台灣前,我媽在電話中告訴我,當你沒什麼時間,就不要省那些錢。然後他又說了什麼捉襟見肘。我可以想像朋友心裡覺得我為了20 cents打電話是時間太多。可是在那當下,我想得不是20 cents,可是那登錄錯誤、紀錄錯誤等各種奇妙我沒遇過的問題。面對一整套全新的system,心中是害怕的。面對隨便一個罰錢就是35元、車子被吊走一次花175元的國家,我沒有那麼多資金讓我去學習。
我真的很窮,但是我做的左宗棠雞很好吃。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寫一篇或有一部電影是描述一個眷村小孩的小孩與一個農村子弟的故事。
父親這一邊:
隨著政府撤退來台的軍眷住在壅擠的眷村。那房子真的很小,或許只有10坪大。廁所和浴室是眷村共用的,可以想見總是很臭又很髒。爺爺只是一個修飛機的小兵,每次修好飛機就要去試飛,修不好就會了。爺爺又愛賭錢,所以奶奶要去台北幫傭。爺爺把掙來的錢拿去賭博,所以爸爸小時候常常吃豆腐渣炒蛋。我對眷村的印象就是大家都留下很多一輩子也不會用的垃圾,在窮困的環境之下,用過的塑膠袋要洗過晒乾,然後留下來。他們習慣大聲說話,在我耳朵聽起來像是吵架。每次他們講話整個社區都聽得見。心理學上,行為會一種潛移默化給下一代;父親和姑姑都也有同樣的pattern。多年來我一直很痛苦這件事。
這家庭很小,只有四個人。
母親這一邊:
外婆是地主的女兒,嫁給一個在台鐵餐車當廚師的外公。當年媒婆說對方工作穩定巴拉巴拉,但是大媳婦不好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曾祖父過世後,舅公們讓外婆誤以為遺產稅多到一輩子也繳不清,讓外婆放棄繼承很大比的地和房子,只得到一小間公寓。我搞不清楚我總空有幾個舅公舅婆、姑婆姑爺、姨丈姨婆。我是以他們的職業或是財產的特徵去記他們。例如,開計程車的那個、開五金行的、養蘭花的、家裡有室內溫水游泳池的、家裡有船屋的、點點點等。
但是那看起來很大的家族並沒有讓對於傳統習俗有很深厚的了解,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四歲時就搬到有好山好水的後山桃花源。我父母是基督教徒,所以我也不懂拜拜。因為每年過年都造成大家的困擾,奶奶很神經質,所以後來我們也不過年了。台東因為沒有親戚,到了國中高中也沒有時間上台北,所以我也不大了解大家庭的一些文化。清明節我們不用掃墓,因為台灣沒有祖先,而且爺爺奶奶是基督徒。
今天去學校辦事有些不順利,雖然辦停車證很快,去書店的買書卻讓人不開心。
校園書店的網站寫下學期要用的一本課本有二手的;因為網路上的二手只便宜一塊錢,所以就想說去學校買。但是到了書店卻找不到。我問了店員,他的態度有點不友善,讓我小小不爽。付帳的時候,又告知我不可以用debit,我還滿意外的,當下也忘記我上學期用debit在那買過東西。週末書店不開,可是老師已經給指定閱讀了,我只好跨行提款,花了四元。後來我看到教科書退貨單上寫可以用debit/credit card,可是那時我已離開學校,更何況這樣的事情雖然要argue是可以,但是要跟經理又可能只要得到store credit,而且用得大家都不愉快。我心裡想其實也是我自己不留意,所以就算了。
哀,第一次花這麼多錢買書。這門課的老師要求很高,偏偏我有想要impress他,只能說自己的A型人格又出來逛大街。
另外一門課的老師遲遲不回我的信。我需要他給我修課的permission code。其實上學期在走廊上有遇過他幾次,感覺他沒有很友善。其實很多副教授和正教授因為升等壓力沒了,人往往比較友善而且樂於花時間在學生上面。但這是必修課,是計量,我想神經放大條一點吧。